港人一直是英國樓的「死忠粉絲」,英鎊跌破10算本應是個入市良機,但奈何當地政治環境變數仍多。站在十字路口的投資者,心裏到底想甚麼?下一步又應如何部署?
仲量聯行國際住宅物業服務主管黃嘉欣表示,港人一直對英國樓也情有獨鍾,主要由於英國樓市長期表現平穩而理想。「過去35年,期間全球經濟經歷很多起跌,但英國樓每年平均仍有6.1%升幅,租金回報亦有2至5厘。加上港英的稅制和法制一樣,對香港人來說是個容易理解的市場,投資者會較有信心。」
政治因素成心理障礙
最近英國經歷巨變,港人是否仍願意風雨同路,對英國樓不離不棄?該行上周末舉辦了脫歐後首場倫敦物業展銷會,黃嘉欣指到訪人數與平日相若,反映港人對英國樓的興趣未減。「這段時間心理影響一定有,買家的顧慮多了,需要較長時間考慮,即睇即買個案較以前少了。」
根據在場職員了解,令港買家最猶豫不決的,是英國的政治環境而非經濟因素。「大部分人都認為英國經濟基礎穩健,業務範疇又愈來愈多元化,不是單靠金融。日後金融結算可能真的要撤出,但IT等行業發展快可以接上。相反,他們卻很重視首相卡梅倫(David Cameron)退任後,下任首相會推甚麼政策、在脫歐議題上又會如何跟歐盟談判,擔心政治情況會拖垮整個國家。」
資深投資者趁低吸納
倫敦供不應求不愁租盡管政治前景未明,但另一邊廂不少資深投資者已開始部署趁低吸納。「在倫敦市中心、位置最Prime的物業價錢一向很高,但現時英鎊貶值令買樓就如打九折,加上優質地段供應始終較少,未來低息環境又會持續,很多投資者都想在這些地段尋找筍盤,一是樓換樓,一是乾脆加碼多買多個單位收租。」不過,目前英國樓減價,純粹因為匯率有變,當地發展商沒即時劈價求售,只是議價空間擴大,部分樓盤有額外1%至2%的折扣優惠。
未來升值潛力如何?
市場上不斷聚焦英國樓「平咗」和「抵買」,但究竟未來升值潛力如何?黃嘉欣指物業價值不外乎供求。以倫敦為例,過去7年每年平均約有2.7萬個單位供應,但每年需求卻是4.25萬個,7年來就累積了近11萬個需求,另一邊廂未來倫敦樓宇供應沒顯著增加,在此情況下,租務市場將持續活躍。此外,美鎊貶值後,相信全球不少家長也會考慮將子女送往當地讀書,學生租務亦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市場。在此供過於求的情況下,她認為英樓市大跌的機會微,英國物業可保值宜長揸。
資訊來源:iMoney
查詢:What’s App: 6073-2169 梁先生